张謇为何要创办大生纱厂?
中国纱线网,天天有分享,欢迎收看《老王漫谈》。
▲《老王漫谈》第195期
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(图源:江苏国资)
回顾一下那段历史,对我们今天从事纺织业的同仁来说,既是缅怀过去,也可以对未来产生更多的期许。
说大生的历史,那就必须先从它的创办人张謇说起。
大生纱厂公事厅门前张謇铜像(图源: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官网)
张謇,字季直,号啬庵,江苏南通人。光绪二十年(1894年)考中状元。
为什么一个状元会去创办纺织厂呢?
我们今天这篇文章主要来分析一下,张謇是出于什么样的背景和动机来创办大生纱厂的?
欢迎关注中国纱线网视频号
市场行情解读
热点新闻聚焦
看完视频请大家帮忙点个红心,
感谢鼎力支持!
01
张謇的个人理想与抱负
张謇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,深受儒家文化影响,怀揣“民本”思想,期望通过实业改善民生。
同时他也是一个眼光开阔、与时俱进的政治家和实业家。张謇高中状元的时候,恰恰是甲午战争爆发的时候。甲午战争的失败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,深深地刺痛了国人。稍具眼光的知识分子都会意识到,中国的国门正在打开,列强正在侵入,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危机关头。张謇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“实业救国”意识!
当时,他向政府与社会竭力推行他的“棉铁主义”(也即棉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)理念。
02
张謇的独特身份和社会地位
张謇考上状元时已经41岁了。他所授予的职位是翰林院修撰,有点类似于当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或国家档案馆等机构。这个职务的官位从六品,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副厅级。
一般人会以为这是一个社会影响不大的闲职。但其实,翰林院在当时也算是国家级的人才储备库。很多人将来都会走向重要岗位。
而且,他考状元之前,已经是社会名流了。尤其是作为帝师翁同龢的门生,积极主张“改革开放”,在当时的中国,张謇已经具有非常高的威望和名声。
后来的经历,也可证明张謇的影响力。张謇是清帝退位诏书的起草人,在随后的南京临时政府担任实业总长(相当于现在的工信部部长),后又改任北洋政府的农商总长兼水利总长(有点类似现在的农业部长和水利部长)。
03
得到官方的授意和支持
甲午战争以后,实业救国的呼声日益增高。洋务运动派的领袖人物,时任两江总督的张之洞上书清廷,建议在中国南北各建一个纺织厂。得到朝廷批复以后,张之洞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张謇。
为了支持张謇,张之洞还授意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20400锭纱机领回,作价25万两,作为官股,“按年取息,不问盈亏”。有点像现在的优先股,只参与投资,不参与经营。
这一举措大大缓解了张謇在筹办过程当中的资金紧张困局,似乎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工业企业国有民营的最早案例之一。
04
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南通的独特产业环境
南通是中国历史上纺织业最为发达的地区。从明朝初年开始,这里就已经推广种植棉花,开设纺纱工坊和织布工坊,上下游衔接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很久了。
马关条约签订以后,“洋纱”蜂拥而入。19世纪80年代,来自印度的棉纱大量进入中国市场,由于采用欧洲的先进设备,棉纱质量和成本都对本地“土纱”具有碾压性的优势,对中国国民经济以及原有的产业体系造成严重冲击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张謇以国际化视野创办大生纱厂,购置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英国纺纱机,并高薪聘请外国专家。依托南通地区的原料供应优势,与下游织布行业衔接,确保了大生在后来的风风雨雨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历史照片(图源:史志通)
同时,张謇还在南通地区举办中国最早的纺织高等学校(东华大学的前身),创建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的博物馆,创建垦牧公司以引进优质棉花种子,优化种植体系……这一系列措施,对于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,意义十分重大。
张謇时期大生纱厂(图源:江海儿女)
张謇在南通地区最早规划要建8个工厂,一度扩充纱锭达到16万锭,占全国总产能的7.5%左右,南通也由此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纺织产业基地。但当初的发展规划由于日本侵华战争而被迫中断。
我们用两位领袖的评价来结束这篇文章。
毛主席说:没有张謇就没有中国的纺织工业!
习总书记说:他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与楷模!
以此文预祝大生集团130周年庆典,
祝中国纺织工业再续辉煌!
这一期就到这里了,欢迎大家多提供话题,我们今天文章的话题是:张謇中状元,入翰林,前途一片光明,为何要放弃仕途,创办大生纱厂呢?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讨论,我们将选出3位读者送出微信礼物。
上期老王漫谈在业内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共鸣,纷纷在评论区留言,我们也选出一位获奖读者——飞翔的鱼,感谢大家的支持。点击回顾上期:走进武汉纺大,学习实用技能——武汉纺织大学印象记,武汉纺大见!
《老王漫谈》是中国纱线网重磅打造的栏目,中国纱线网总编王果刚用三十余年的纺织从业经验,全球实地考察的感悟评论纺织天下事,探讨行业新趋势,是从业者了解纺织行业的重要窗口。
还有很多读者意犹未尽,想要阅读更多老王漫谈,关注我,后台回复“老王漫谈”,获取合集。
编辑: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